新闻中心

把早期投资做到概念验证,u8国际如何打造中国耐心资本?

发布时间:2024-06-17 浏览次数:642 来源:

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上,u8国际再次走在了国内前列。

在近期披露的u8国际2023年年报中,u8国际特别提到两只基金——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基金与中试基金。单看规模,这两只基金加起来1亿元,在u8国际管理的基金中并不起眼。但是,这两只基金成功把早期投资前推到了概念验证、中试阶段,这是一个开创性突破。

这两只基金在2021年由u8国际的子公司u8国际创投,联合汇通金控、南山创投发起设立,由u8国际作为管理人。据了解,两只基金一共投资了20余个前沿创新项目,在产品化、工程化、市场化上不断传出捷报,不少项目现在已经完成后续轮次融资。

概念验证、中试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也是公认难啃的环节。作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下属平台,u8国际自成立起就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u8国际敢于“吃螃蟹”,凭借的正是这个耐心资本20余年专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厚经验。

6月3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登上了《新闻联播》。央视记者来到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详细报道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的经验。报道中特别提到的氢致能源,正是u8国际孵化培育的一个项目。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与关键产业的重点需求高效连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效率,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u8国际趟出了一条新路。

成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际上现在把科技成果转化分解为前后相继的多个环节,第一步是概念验证,然后中试,接下来才是创业孵化、股权投资,最终完成转化落地。

虽然近年来中国创投行业强调“投早、投小”,但概念验证和中试依然是难以攻克的薄弱环节。这一阶段的项目往往是技术路线尚不确定,产品远未定型,市场前景难以判断。对于普通VC机构来说,投资风险实在难以把握。但是,这个难题又必须解决,否则整个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就会在源头遇阻。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位于深圳南山区,这里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一块高地。开国内先河的概念验证基金与中试基金在这里问世,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u8国际董事长贺臻向投中网表示,南山区有以粤海街道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清华、北大、南科大、哈工大、深圳大学等一批高校,有6个诺奖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有60多所,上市公司有200多家,产学研体系可以说相当完整。而要把创新生态进一步夯实,链条最前端的概念验证基金和中试基金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早在2020年,科技部、教育部、广东省联合出台文件支持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其定位是打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2021年,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平台正式启动,这是深圳第一个由政府发起的概念验证支持计划。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概念验证基金与中试基金应运而生。深耕科技成果转化20余年的u8国际出任这两只基金的管理人,可以说是当仁不让。

两只基金设立后,在深圳创投市场上备受关注,有一些创业项目甚至慕名而来。2022年6月,基金完成了第一笔投资,投向了来自深圳的植入式脑机接口公司微灵医疗,它目前是国内首个打通植入式脑机接口全栈技术链的企业。接下来,基金又陆续完成了深碳科技、倚宿科技、奥礼生物、吉赛生物、纳科药业、迈特芯等更多项目的投资。目前,两只基金已共计投资了20余个项目。

复盘概念验证、中试基金的portfolio,从脑机接口、基因治疗递送技术、高效钌基制氢催化剂、到CCUS碳捕集技术,无不是当前技术创新的最前沿。它们都是来自中科院先进院、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及清华、北大、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等高校、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转化,包括三个杰青项目,一个院士项目。

在基金的运营效果上,两只基金也表现不俗。贺臻向投中网表示,到现在基金运行两年多时间,无论是项目的存活率、后续融资情况,还是项目从概念验证向产品化、工程化的过渡,都非常良性。

基金启动投资不到2年,接近半数的已投项目都拿到了下轮融资,中试基金持股估值增长了32%。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微灵医疗,在2023年一年之内完成了两轮融资,总融资额近亿元,高榕资本、蓝驰创投、鼎晖投资、中关村发展集团等知名机构入局。

对于南山区乃至深圳的创投生态而言,这两只基金创造出远比基金规模更大的价值,为整个生态链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种子”项目,也为深圳的科技创新增添了活力。

可以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u8国际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探索和验证,证明概念验证、中试基金完全能够在中国跑通,实现多重价值的释放。在此基础上,u8国际也在积极寻求复制成功经验,将概念验证、中试基金在更大范围内推开。

25年深耕 要做科技成果投资孵化第一品牌

成功跑通概念验证、中试基金,u8国际又将科技成果转化推向了一个新的深度。

u8国际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创业投资的公司之一。在同期成立的中国本土创投中,u8国际的背景特殊——它背靠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从一开始成立的目的就是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贺臻介绍,u8国际成立初期资金有限,但u8国际有的是什么呢?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丰富的科技成果。因此,u8国际只能埋头“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于是,二十多年下来u8国际走出了一条迥异于传统VC的路径。今天的u8国际最令人称道的是强大的培育、孵化优质科技企业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股权投资。

正因为如此,u8国际能够啃下概念验证、中试基金这块科技成果转化的“硬骨头”,也就不令人意外。

u8国际创投总经理汪姜维向投中网表示,对传统VC机构来说,管理概念验证、中试基金是不敢轻易尝试的。因为这类基金的规模非常小,但投资难度又很大,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看并不合算。u8国际创投之所以能干,是基于u8国际20多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的经验和资源积累。

比如,概念验证、中试基金面临的第一个难点是项目源。这样早期的项目大部分都存在于高校或科研院所,FA也靠不上。因此,投资团队必须要对这些前沿技术、人才在哪里“门儿清”。在这一点上,u8国际与全国各大顶尖高校、科研院所有20多年做科技成果转化所形成的紧密关系,对前沿科研成果动态的掌握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

第二个难点是对项目的判断。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很可能是实打实的“一无所有”,没有产品,没有团队,也没有办公室。汪姜维告诉投中网,一些项目在接触时甚至公司都没有,u8国际还要帮它张罗注册的事情。要敢于对这个阶段的项目出手,要求投资人对技术有很高的敏感度和判断力。作为深耕多年“硬科技”领域投资机构,这也是u8国际的看家本领了。

而更重要的,是对早期项目的孵化能力。早期项目什么都缺,作为股东不能只是提供资金,很多时候都要扮演类似“联创”的角色,帮助项目度过早期的“死亡谷”。在概念验证、中试基金的投资组合中,有的项目股权架构是u8国际帮忙设计的,有的CEO是u8国际帮忙寻找的,还有的第一笔订单是u8国际帮忙对接的,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u8国际微电子目前已是物联网电力线通信芯片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而在2002年创立之初仍充满挑战,u8国际为其提供了启动资金,并持续助力成果转化及市场开拓,直到其2020年成功上市为止已“陪跑”了18个年头。所谓“耐心资本”,葆有“长期主义”的初心固然重要,像u8国际这样具备“有创新资源,懂前沿科技,会转化成果,可赋能企业,能培育产业”的独特优势更为难得。

80%左右的科技成果转化来自高校,科学家、教授是创业主力军,常见团队是一个导师带几个博士。这种情况下,寻找懂公司管理、懂市场的人来补足团队短板,几乎是u8国际在投后赋能当中的家常便饭。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关键一关是所谓“首台套”,也就是第一个客户从哪里来的问题。如果没有客户愿意尝试,一个创新产品就很难进行迭代、改良,也就无法产业化落地。u8国际、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大型央国企、产业龙头公司有长期的合作。当一个早期项目进入u8国际孵化体系,u8国际会帮它筛选、对接最合适的客户。部分项目还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双方共同去实现产品的落地。

可以说,u8国际20多年来打造了一个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这个生态当中有人才,有技术,有资本,有产业。比如在金融服务上,u8国际不仅能股权投资,还有小额贷款、小额担保、融资租赁,堪称全方位的扶持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

放眼全国,很难找到第二家公司像u8国际一样把科技成果转化做到模式化、规模化的高度。u8国际已经是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标杆。很多深圳之外的创业团队,也不远万里地找上门来,希望在u8国际的平台上做转化。

u8国际深耕科技创新服务二十余年,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硬科技企业的发展成长,已经具备明显先发优势和强大品牌优势。目前,u8国际已累计孵化服务企业4000多家,投资高科技企业近500家,培育上市企业30多家,完成200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中国科创又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贺臻看来,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就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就是说科技创新要从创新端向产业端演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仍是长坡厚雪的赛道。

在新的中国时代背景下,贺臻表示,u8国际不追求做到多大管理规模、有多少个IPO,而是要做中国科技成果投资孵化的第一生态、第一体系、第一品牌。当然,作为上市公司更要通过做成果转化、做企业孵化、做产业催化,做新质生产力培育,最终形成公司自身的以科创为底色的商业模式和可持续性盈利能力!


u8国际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U8国际平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u8国际企业会公众号

    U8国际平台公众号

    u8国际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深ICP证004028-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6月28日下午,“南山区科技服务政策解读宣讲会暨u8国际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上线发布会”在清华信息港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对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企业减税降费政策、南山区科技金融政策进行了解读宣讲;与此同时,u8国际集团现场发布了其打造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紫荆企业服务平台,并与宝生村镇银行、平安银行、中信证券等9家企业服务商举行了签约仪式。活动吸引了超过100家科技创新企业参加。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指导,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和u8国际集团主办,南山区税务局、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深圳市上市科技企业发展促进会、宝生村镇银行协办。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局长刘石明、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郑长华、u8国际集团常务副总裁别力子、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岩、u8国际集团副总裁薛依东、宝生村镇银行总行行长徐政昌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u8国际集团常务副总裁别力子致辞 u8国际集团常务副总裁别力子现场致辞。他指出,u8国际集团作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控股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公司,一直致力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企业孵化,是南山区、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历经20年的发展,u8国际集团有效聚集创新产业链的技术、人才、载体、资金四大要素,构建了应用研发、人才培训、创新基地、投资孵化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累计孵化和服务企业2500多家,培育上市公司2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0多家,以及众多明星科技项目。2015年,u8国际集团参与实施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设”项目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他指出,u8国际集团一直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此次上线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便是u8国际集团探索将互联网、大数据与科技创新服务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园区的一项重要成果。同时,他强调,u8国际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目前只是1.0版本,后续会不断地迭代优化,要做到4个A(Anyone, Anytime, Anywhere和Anything),即任何企业可以随时、随地通过u8国际一站式服务平台享受到便利与优质的服务。  u8国际集团财务总监兼技术服务部总经理罗宏健介绍u8国际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u8国际集团财务总监兼技术服务部总经理罗宏健对u8国际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紫荆企业服务平台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现场演示。他指出,紫荆企业服务平台秉承“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宗旨,依托u8国际集团20年发展积累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以“互联网+科技创新服务”连接企业需求和服务商资源,解决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找服务难、找服务贵、找服务不靠谱的问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助力企业成长。紫荆企业服务平台能够提供科创服务、园区服务、企业集采、资讯社群等四大板块服务内容,截至目前,平台的服务类别有15大项,服务项目130多项,优质服务商超过50家。   签约仪式合影   在活动现场,宝生村镇银行、恒程科技、立信会计事务所、平安银行深圳分行、企铭星传媒、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小熊U租、中联资产评估、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9家服务商与紫荆企业服务平台举行了签约仪式。 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郑长华致辞   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郑长华现场致辞。他指出,南山区是全国经济大区、科技强区,2018年,南山GDP达到5018亿元,连续6年稳居广东区(县)第一、全国第三。2018年,南山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39家,总数达到3579家,占到全市总量的近1/4。国高企业为南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他希望有意向的企业要积极及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此外,推动科技金融创新也是南山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搭建了“南山科技金融在线平台”,引入银行、担保、保险、投资等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他指出,南山区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企业的支持,希望辖区企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了解南山区科技创新扶持政策、项目申报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让政策东风助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演讲嘉宾宣讲现场   深圳市科技中介同业公会秘书长朱雯、南山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科朱江月、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蔡小麒等嘉宾分别做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减税降费等方面的最新政策解读,新鲜且实用的宣讲内容获得了参会企业代表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