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u8国际双一流战略拉开序幕 “环境抗体”材料脱颖而出

发布时间:2021-10-29 浏览次数:908 来源:本站

      10月27日晚,u8国际发布三季报,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58亿元,同比增长17.35%;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27.0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24.94%。


  同日晚间,u8国际同步发布关联投资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清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出资不超过1.33亿元与关联方深圳清研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共同增资深圳市云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记科技”)。本次交易完成后,云记科技纳入上市公司合并范围,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自今年明确 “提供一流科创服务,培育一流科技企业”战略规划后,三季报营利双增的u8国际将纳入一员“大将”。


  资料显示,云记科技成立于2018年,核心技术来自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光电材料研发中心,截至9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1376.08万元,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6.75万元。2020年,云记科技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合研发了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该材料是一种可以通过涂刷、覆膜、制备等多种手段覆盖物体表面,对其表面附着的各类病毒或细菌形成自消杀功能的材料。


  公告表示,经P3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SGS等权威机构检测,该材料具备新冠病毒消杀有效性、效能持久性、安全性和广谱杀毒有效性等优势特征。目前主要有液体和固体两种产品形态,不但可广泛用于机场、港口、隔离酒店、医院、学校、集装箱等场景和物品,也可应用于包括触屏保护膜、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抗疫相关消耗性物资。


  据悉,u8国际是国内较早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之一,在二十余年的科技创新服务过程中形成并探索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孵化体系,在2019年通过资产重组正式登陆A股后,业绩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今年,公司提出将通过对优选企业持续加大全方位服务与投入力度,不限于并购等方式聚焦部分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u8国际表示,本次完成增资后,公司计划通过科创服务、产业赋能的方式,参与云记科技经营管理,完善核心团队搭建,积极拓展市场规模,形成公司新增收入来源。

u8国际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U8国际平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u8国际企业会公众号

    U8国际平台公众号

    u8国际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深ICP证004028-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今年7月8日由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中正式叫停“先保荐再直投”模式。但同时,监管部门又给开了条新道,在设立直投基金、合规风控等方面首次作出具体规定。   券商直投扩容   新规出台,将加速券商直投的扩容。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院傅喆表示,证券公司申请直投试点资格必须满足三项要求,其中包括公司分类评级需为B级或B级以上,最近12个月净资本不低于15.00亿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担任股票及可转债主承销的项目在5个以上,或股票、可转债主承销金额在100.00亿元。   根据证监会2011年7月14日发布的2011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结果、2010年净资本以及公司过往3年承销业绩。按此规定,将有20家券商有望跻身直投行业。主要包括国都证券、长城证券、中原证券、南京证券、浙商证券等。   由此可见,在目前IPO已经出现放缓的情况下,券商直投的扩容,将加剧该行业的竞争。   当券商PE遭遇券商直投   竞争不仅来源于此。   《指引》对券商PE也进行了规定,其中提及直投子公司可以设立直投基金进行投资。直投基金资金应当以非公开方式筹集,筹集对象限于机构投资者且不得超过50人。此前参与过国信证券直投项目的潘剑称:“这意味着券商直投业务正式完全放开”。   今年5月底,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便已开始试水,成为首家获得PE基金业务资质的券商。   据了解,中金公司首只获批基金定名为“中金佳泰产业整合基金”,规模约为50亿元,该PE基金除了投资于未上市企业的股权外,还会参与以购买资产为目的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   但值得注意的是,券商PE的开闸,与券商直投的平行运行,势必导致券商内部直投与PE间的内耗。   一位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称,中金公司的中金佳泰产业整合基金的管理机构与中金公司全资直投子公司中金佳成,将来一定会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因此,证监会在当前出台该《指引》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此作布局。   同时,从《指引》中也可以看出,证监会对券商PE基金持谨慎态度。《指引》规定:首只直投基金运行满1年的,证券公司应当对其运作情况进行评估,并向证券公司注册所在地证监局提交评估报告。首只直投基金经评估运作良好、符合各项要求的,直投子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管理能力,设立多只直投基金。   由此可见,首只直投基金成立后,还需满足特定要求才可被允许设立多只基金。   对于券商而言,券商PE基金的开放,使其角色将由此前的LP(有限合伙人)转换为GP(普通合伙人)。两者的区别在于,此前的直投业务仅能使用券商的自有资金来进行股权投资,且投资上限是证券公司净资本的15%。而设立了PE基金后,券商可以向特定机构对象募集资金、并作为基金管理人来进行PE投资。   因此,兴业证券(15.03,-0.36,-2.34%)分析师张颖表示,此次《指引》对直投业务的定位由重资本业务向轻资本业务转换。券商在整个投资生命周期中,收入来源更为多元化,包括管理费、业绩提成、保荐费用及自有资金增值等。   同时,大智慧(14.39,-0.38,-2.57%)某分析师向记者透露,第二批PE基金名单将在当前已经拥有直投资格的券商中选取,其中中信证券(12.08,-0.12,-0.98%)的可能性最大。   传统创投遭冲击   券商可成立PE基金,这一新规让传统创投企业略感凉意。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员傅喆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里,现有券商直投机构从事股权投资资金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券商直投机构由最初的11家增至33家,注册资本共计216.1亿元,可用于股权投资的资金量约为461.16亿人民币。   但作为传统创投业人士而言,他们对此颇感压力。飞利浦创投董事总经理黎平坦言:“创投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同时,目前市场上的项目很有限,券商的介入,有可能会推高整个行业市盈率,产生更大的泡沫。”   不过智基创投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陈友忠则表示,会有冲击但不大。他认为:“创业行业并非钱多就可以做的。”同时,陈友忠也指出,目前中国的PE市场在全球排名第二,如果券商所成立的PE基金够专业,那么对整个行业而言,是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