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关系

“12386”中国证监会服务热线案例(六)两融标的要折算,折算依据有规范

发布时间:2020-09-11 浏览次数:1120

前序

某只个股能否作为融资融券标的是两融业务中投资者投诉较为集中的问题之一。此类投诉或纠纷的化解,需要投资者自身加强学习两融业务相关交易规则知识,证券公司工作人员需要切实向客户做好沟通解释工作,方可保护客户合法权益。

案例

证券公司客户李某持有某股票,欲融资购买其它股票,发现系统提示无法交易。遂向营业部工作人员了解原因,营业部工作人员告知客户某股票静态市盈率一直在300倍以上,已超过交易所规定的阀值,所以无法融资。客户对该营业部的答复不认可。

经过证券公司总部相关工作人员多次耐心沟通解释,讲解交易所关于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折算率的规范,说明客户持有的某股票具体折算情况。最终,客户理解了交易规则。

提示

1.客户持有的某只股票如果作为充抵保证金的证券,首先该股票需要在交易所规定的两融标的范围内,其次该股票要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第四章4.2条或《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的相关规定进行折算,折算后满足相关要求的方可作为冲抵保证金的证券。

2.虽然该股票在深交所规定的两融标的范围内,但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第四章4.2条的规定,静态市盈率在300倍以上的股票折算率为0%,因此,股票在市盈率超过300倍的情况下,折算后无法作为融资标的股票。

3.两融业务客户应当加强学习《深圳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随时关注沪、深交易所两融标的范围及折算率规则等变化,及时了解账户开立所在证券公司发布的各类业务通知和公告,熟悉市场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4.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应当熟知沪深交易所两融业务相关自律监管规则,尤其是应当熟悉纳入两融标的范围的证券。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应当耐心讲解法规规定,细心做好客户沟通解释工作。

 

u8国际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U8国际平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u8国际企业会公众号

    U8国际平台公众号

    u8国际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深ICP证004028-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2013年3月以来,A股定向增发市场有所回暖,完成定增企业数量稳步回升。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3年3月,有26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方案,环比增加53%。与此同时,有32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了定向增发预案,环比增加28%。   其中一个显著不同于往年的现象是,在去年A股发审大门紧闭、重启时间仍不确定的形势下,PE机构通过上市公司定增退出成为一种选择。目前,PE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退出大概有两大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并购+定增”方式,使上市公司并购PE机构投资的企业项目;另外一种则是PE机构先期投资入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再凭借着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力助后者整体上市,随后通过持股转换等方式实现退出。   潜伏整体上市难以复制   “并购+定增”才是主流   近期披露的美的集团、秦川集团整体上市方案是后一种PE机构退出方式的最新案例,引起PE业内广泛关注和热议,但多数PE机构合伙人却对记者表示,“艳羡足以,一般机构难以复制”;前一种方式才是普通民营上市公司和一般实力的PE机构合作的主流。另一资深业内人士对记者明言,PE入股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根本目的就是谋求集团整体上市,获得上市公司股份,再通过减持套现退出,与一般的PRE-IPO退出并无更多本质区别。而就PE机构而言,能依赖此类途径并尽快实现退出的PE机构背后定有雄厚的政府资源。   秦川发展此前曾有一个流产的整体上市方案,新公布的方案里,秦川集团整体上市的决心没有变化,但是,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同时进行一次吸收合并,可以让秦川集团的股东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方便PE机构减持套现退出。而据记者了解,秦川发展上次方案尚未出炉即“胎死腹中”,主要原因就是方案未考虑到PE机构的退出问题,而遭到PE股东极力反对。   目前,秦川集团的9名股东中,实际控制人陕西省国资委仅控制57.82%的股权。天津昆仑天创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华融渝富红杉(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新远景成长(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三家PE机构合计持有秦川集团25.43%的股份。   “以华融渝富为例,它是背靠中国华融、联手地方国资平台重庆渝富成立的PE基金,在国企改制、并购重组方面的资源优势,有几家PE机构能与之比肩?”一家在4年多前便转向定增、并购业务的中型PE掌舵人对记者感慨。   定增退出两大优势明显   PE期待加快并购退出市场化进程   相比于投资拟上市企业,PE参与定增的风险相对较低,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优势可谓明显。   首先是退出时间比较明确,如今许多PE投资超过5年的IPO项目仍在排队或报材料阶段,而定增解禁周期固定。回看股权演变历程,PE集中入股美的集团始于2011年末11月,如今2013年4月1日推出方案,类比于IPO排队,亦不过花费了不足一年半的时间。算上三年限售期,5年左右即可完成从投资到退出整个过程。   其次,上市公司在发行股份过程中会与发行对象进行充分沟通,相较于PE一级市场投资价格较低;而在解禁时,会通过高比例分红、转增或者其他刺激股价的方式,帮助参与定增的机构顺利实现退出。   事实上,此前A股市场亦出现过因地方政府强势出面而导致PE投资案不甚如意的反面案例。潜伏在神斧民爆的硅谷天堂、锦瑞商贸和九鼎投资等多家PE此前本想推动该公司IPO以实现获利退出。结果,在IPO大环境不好以及地方国资干预下,IPO变成了被并购。   根据公告,2011年2月23日,硅谷天堂以1.58亿元价格竞得神斧民爆4201.1万股权份额,与定增进入的几家创投一样,每股投资成本为3.76元,而在2012年5月退出时每股作价则为4.21元。硅谷天堂等PE在1年多时间实现对神斧民爆12%的投资回报率,可谓暗淡收官。   “上市公司、产业资本和PE通u8国际作,并购重组打通产业链条,发挥各长,各取所需,同时推动产业调整发展,是利好多方的好事情。很多上市公司碍于现金需用于发展主业,因此更希望通过定增方式完成并购。这样市场化的操作模式将是未来的主体。”上述中型PE机构掌舵人对记者感慨道,“但我们谈过的很多方案也有因审批难度大而告吹的,因此我很希望看到国内并购市场化能加快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