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3-05-10 浏览次数:418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强调,要深刻认识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第一,这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是党的团结统一最深厚最持久最可靠的保证。我们这么大一个党,领导着这么大一个国家,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这个艰巨任务,全党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第二,这是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拼出来、干出来的,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仍然要靠拼、要靠干。第三,这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既需要常抓不懈,又需要集中发力,及时消除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文章指出,要全面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这四句话体现了我们党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一贯要求,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整体。要把这一总要求贯穿这次主题教育全过程。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具体要达到以下目标,一是凝心铸魂筑牢根本,二是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三是实干担当促进发展,四是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五是廉洁奉公树立新风。这次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要带好头、作表率,示范带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文章指出,要切实加强对主题教育的领导。这次主题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圆满完成主题教育各项任务。第一,明确领导责任。第二,强化督促指导。第三,注重统筹兼顾。第四,加强宣传引导。


  文章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u8国际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U8国际平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u8国际企业会公众号

    U8国际平台公众号

    u8国际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深ICP证004028-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新节点,资本的深度介入将产业投资热度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呈现出几个特点,如:文化与金融的融合、跨领域并购及传统企业寻求创新的趋势在今年就表现得尤为突出。   基于掘金文化产业的投资共识,9月26日,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于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围绕文化产业目前的并购潮、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与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展开。来自文化部、投资机构和文化企业等的各界嘉宾畅谈了各自的观点。会上,多人提到政策利好首先就为投资“开道”,其次尽管文化产业投资风险较高,但一致看好其日后的发展潜力,更有投资人称“并购潮才刚刚开始”。   政策利好为投资文化产业"开道"   国家统计局在上月26号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一万八千零七十一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长高6.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已经达到3.48%,按照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加0.2%,而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达5.5%。面对这组逐渐增长的数据,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施俊玲在会上判断,预计我国的文化产业在今后十到二十年间将持续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而达晨创投合伙人、董事长刘昼则用"政策走进春天"这样一句话表明了他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大环境的态度。他指出,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支柱型产业的现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程度与其差距仍很大。从这点来看,未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广大。   文化产业企业的独有特点:轻资产 高风险   就像一枚有着正反两面的硬币,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机会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副总裁董梁概括称,文化产业的企业有其独有特点:轻资产和高风险,高风险集中体现在产品是否能被大众接受。他举例说,任何文化产品都可能在一夜之间成名,比如突然大肆流行的游戏《愤怒的小鸟》--之前没人能想到它能传播得那么广。但反之,任何文化产品也可能在一夜之间被遗忘,而凡是以创新为发展内涵的产业都有此特性。因此,跟传统产业相比,投资文化产业高风险、高回报的可能并存。   文化与金融未深度融合 应拓宽产业投融资渠道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一显著特点,就是文化与金融的融合。在董梁看来,产业融合度高也是2011年之后PE行业发生的深刻变化,他对此有个生动形象的表述,即"金融的矛和产业的皮往一起走了"。   随后董梁强调,创新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创新的基础恰是金融产业要与文化产业实现真正的融合。他对二者如何实现融合有三点建议:一是要在产业链中切入资本面;二是要把创投等新型金融工具全面介入到文化产业中。他说:"创意投资也好,私募股权投资也好,区别其他的金融工具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第一,跟企业的捆绑最紧密,企业的好坏生死、企业的未来都跟它直接相关。第二,操作方式有高度灵活性,这也意味着私募股权要全面提升审核文化产业的能力,因为这个能力决定了你是否能和文化产业高度融合的更好。"具体而言,要怎么做到融合?董梁总结到:第一,要进行产业布局;第二,紧扣传统传媒企业改制的趋势、关注传统文化产业升级的机会;第三,要洞悉新技术推动下的各类萌芽发展。   IPO停滞仅是并购诱因 文化产业并购核心是整合人   针对眼下文化产业并购异常火爆的现象,东方花旗证券传媒与科技组主管张亚波表示,IPO停滞只是一个诱因,而非引起并购大潮的主因。此外,他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并购潮才刚刚开始,并预测称"未来三年内中国会出现市值800亿到1000亿的文化公司,他们的相互重合度较高,但又有各自核心的业务。"   那么细分到哪些业务板块可以支撑起我国的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张亚波分析说,第一,以广告营销核心为主业;第二,以影视及广播电视为主业;第三,则以出版发行为主业。他同时表示,文化企业并购最难之处其实在于对公司价值的识别,而公司价值识别最终体现在对人的整合。   业内分享:文化产业的并购标准及投资机构如何退出   未来文化产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并购标准?电广传媒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马美宏对此用了三个关键词:跨界、互补及互联网化。在他看来,跨界既包括跨行业的界限,也包括跨资本的推动,正像互联网企业做电视盒子、传统的电视机厂商也积极搞智能电视;互补则是要有助战略性布局和弥补企业的短版;而互联网化,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热就是例证。   针对如何实现投资机构的成功退出,达晨创投合伙人齐慎在会上分享了蓝色光标的案例,他描述说:"蓝色光标是我们2008年投资的一个做公关品牌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创业板的标杆企业之一,目前上市的市值接近300亿,当时投的是7.7个亿,现在增加了40倍。跟资本市场对接之后,通过资本市场的优势,这家公司不断地并购跟它产业相关的公司,截至今年上半年,他们已经累计并购了8家公司,最经典的一起是收购了英国公关集团Huntsworth。"   文化产业投资前瞻:在线文化消费平台投资空间或最大   新元文智集团总经理刘德良分享了他对文化产业整体的发展模式和未来投资机会的认知。   刘德良认为,文化产业的投资有四个基石:消费升级、新兴终端普及、技术变革及生产模式变革。他随后分析称,"从投资价值和投资空间两个围度分析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投资机会,未来具有更高价值和更大投资空间的还是以在线文化消费平台为主,但同时随着消费升级,我们也非常看好品位性消费和收藏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