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u8国际信息荣膺“2023年度道路停车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发布时间:2023-12-25 浏览次数:445

       近日,道路停车行业联盟、中国停车网联合主办的《2023年道路停车行业联盟年会暨城市停车‘一张网’建设与运营论坛》在星城长沙圆满落下帷幕,u8国际信息因在道路停车领域中独辟蹊径的智能车位牌系列产品的研发及应用再次获得2023年度道路停车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640.jpg

       深圳u8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孟祥成先生应大会邀请,发表了《道路停车自助付费技术的发展与实践》的主题演讲,分享了智能车位牌提升道路停车管理效益的经验,受到与会领导、专家、行业同仁的高度认可。


      国内道路停车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成本高、缴费难、逃费多成为运营管理的最大痛点,虽然道路停车的信息采集技术和平台功能越来越丰富完善,但在用户缴费体验上却一直存在方式相对单一,操作繁琐的问题。普遍使用的打印小票和金属二维码车位牌问题较多,造成大量因用户体验不好而形成非恶意欠费订单,严重影响缴费率的提升,增加追缴压力和运营成本,形成恶性循环。为解决这一管理顽疾,亟需道路停车的运营方调整思路,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车主的角度,给他们提供更多样、更方便、更快捷的支付渠道和方式,毕竟现场扫码付费是目前国内老百姓最习惯、最喜欢和最受欢迎的支付方式,解决他们的痛点,把这部分人从欠费人群中分离出来,再重点关注恶意欠费车辆,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针对这个问题,u8国际信息推出了专门用于自助缴费的智能车位牌。首先,一个车位对应一个专属的车位码,扫码就弹出订单信息和历史欠费信息,直接付款,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操作。第二,智能车位牌外形醒目,内置背光模组,夜间或环境光线不好时能自动开启背光功能,弱光环境可以持续工作10天以上,这样即让车主容易发现又方便夜间扫码。第三,智能车位牌采用特种玻璃保护二维码,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耐磨耐脏,不存污水,下了雨之后反而更干净。可以与现有的任何前端技术和软件后台配合使用。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求,智能车位牌目前已延伸出7大类24款产品,共申请15项国家专利。


       通过近两年在广东、江苏、重庆、贵州等多地的实际应用,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不易损坏可靠性高,二更醒目更容易被车主主动发现,在现场无人提醒的情况下主动扫码比例和传统金属牌相比要提高8倍以上,以使用地磁的渝北项目为例,以智能车位牌为切入点,优化管理措施,调整现场人员工作职责,不再大量使用打印机和POS机,小票采购成本也大幅度减少,人均管理车位数从30个提高至55个,缴费率增长至90%以上,在重庆另外一个采用低位视频桩完全无人值守的路段缴费率从原来的12%增长至70%,得到运营方高度认可。


u8国际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U8国际平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u8国际企业会公众号

    U8国际平台公众号

    u8国际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深ICP证004028-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日前,由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指导,u8国际集团旗下深圳u8国际生物科创有限公司主办,华南医谷(深圳)科创有限公司协办的2020光明生物医药国际论坛在深圳市光明区光明科学城展厅正式落下帷幕。考虑新冠疫情影响,本次论坛采取线下小规模会议,线上多平台直播的形式,数十位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优秀企业家共襄盛举、吸引了近3万人在线互动,推动光明区乃至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和创新技术转移转化的高速发展。全球智汇光明助力光明科学城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据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第三脑研究院院长陈世卿,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宗平,深圳市光明区科技创新局局领导,深圳市贸促会、深圳国际商会秘书长黄瑛,西湖大学讲席教授、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裴端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华大集团传染病首席科学家陈唯军,江苏安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小君,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蔡宏民,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唐旭东,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和疾病研究所研究员、教授、深圳市药物成瘾重点实验室主任朱英杰,广州奥咨达医疗器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峰,碧生源集团首席战略官、首席投资官覃璞,创投决创始人邱道勇,深圳u8国际生物科创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令西等行业领袖大咖莅临现场,共同探讨全球生物科技新动向,探索生物医药行业未来产业发展新趋势,为光明区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出谋划策。会上,光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宗平先生,华南医谷董事长魏军添先生,u8国际集团协同创新部副总经理李俊杰先生分别致辞,陈世卿院士、闫小君教授分别进行了贺词。Founders Space创始人“硅谷创投教父”史蒂夫·霍夫曼,德国医谷基金管理合伙人丹·科佩卡姆,由于疫情关系无法来到现场,但对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初创企业持续关注,也非常关心本次论坛的举行,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进行了致辞。张宗平副区长在致辞中提到,“光明区于2018年9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是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被市委、市政府赋予了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全新定位和光荣使命。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及要以深圳作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明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张宗平副区长还提到,“光明区将狠抓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多措并举大力拓展发展空间,聚力推动国际科技合作。通过主动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完善产业上下游配套为进一步推动生物与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发展” 。在随后的环节中,大家还集体观看了光明科学城的宣传片。前沿交叉学科布局创新技术碰撞行业发展新趋势上午的论坛,一共是7个主题演讲,内容涵盖干细胞产业发展分析、精准医疗、中医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医疗器械的发展机遇和港股上市公司对疫情后势的健康产投关注点解析等热点内容。主题演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裴端卿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干细胞命运的调控机制,即如何通过创新技术使成体细胞逆转为具备多重潜能的诱导干细胞,这为人类的健康保障提供了无限可能;陈唯军总经理讲解了基因科技造福人类健康的例子,通过基因组检测所获得的信息可以筛查肿瘤,发现新发传染病,并能够基于基因组的信息制定有效防御手段;华南理工大学蔡宏民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诊疗中的使用,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以提高诊断效率,可借由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提前标注医学意义重大的关键部位,再由医务人员进行调整,随后便完成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工作;唐旭东主任还演示了基于中药材多维解析方法的质量大数据构建,比如在东南亚等地区在药材本草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品类十分丰富,通过借助人工智能的手段可对中医药材品类进行系统梳理,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中医药研究及质量大数据库构建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中科院先进院朱英杰研究员为出席论坛的人员介绍了其研究组通过自给药的经典动物模型结合最前沿的神经科学方法,进一步研究丘脑室旁核环路在觅药行为的习得、提取、保持及复吸等多个环节的作用,来分析学习记忆和药物成瘾的神经环路机制,尤其是针对丘脑环路的功能解析。奥咨达张峰董事长则带来了主题为疫情下的医疗器械产业分享,这次新冠疫情给医疗器械的分子诊断行业做了很好的科普,特别是对呼吸道感染领域在内的众多感染领域,都将会成为有潜力的临床应用。碧生源集团首席战略官、首席投资官覃璞则从投资的角度,分析了疫情之后,健康产业的产投关注点。随着宏观经济增长的放缓,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基金的投资风格更加谨慎,独家代理的时代已过。未来国外的技术进入中国,需要提前找到合适的事业合作伙伴,战略投资人。 圆桌论坛论道问势疫情后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圆桌论坛环节,主题是《疫情后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由创投决的创始人邱道勇担任主持嘉宾, 5名圆桌论坛的嘉宾分别是: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创会会长何询,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陈华伟,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技术创新部副部长吉臻宇,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莫雨波,深圳u8国际生物科创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令西先生。据介绍,在论坛上,嘉宾从行业发展角度,视疫情为分水岭,深度分析生物医药产业疫情前和疫情后的现状和趋势。在这种趋势之下,生物医药项目,周期长,价格相对较高,投资机构在这个赛道的布局和投资逻辑。从创新发展方向,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的状况,乃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亟需哪些创新突破。银行、基金、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又该如何赋能行业企业,如果做到相关创新技术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最后,论坛在圆桌论坛嘉宾的精彩总结之下,在参会人员热烈的掌声之中于光明科学城展厅完满结束。据悉,本次论坛的举办地光明科学城展厅位于深圳市光明区东部。光明科学城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超常规布局多类型、多层次、相互协作支撑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争创世界级大型开放创新网络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原始创新和未来产业策源地、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前沿阵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为我国进入创新国家前列提供强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