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东莞日报》大篇幅报道u8国际双清创新基地 科技创新引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获点赞

发布时间:2019-05-10 浏览次数:730

编者按:


5月10日,《东莞日报》“东莞·镇街”A09版刊发“镇街经济微观察系列报道2”,以《新型园区坚守实体制造 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为题,聚焦u8国际双清创新基地,对该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了深度报道。报道指出,u8国际双清创新基地作为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控股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公司u8国际集团投资建设的高科技新型园区,与其他众多所谓的产业园区、产业地产有本质区别,在于其坚守实体经济、做强实体经济,通过引进高端制造业,助推清溪镇乃至东莞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引领东莞清溪镇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四大引擎之一,u8国际双清创新基地目前已进入到一期项目的冲刺、收尾阶段,已吸引了16家高科技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其中9家已经投产,其余将于今年6月起陆续投产。

 

以下是《东莞日报》的报道全文——




新型园区坚守实体制造 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u8国际双清创新基地已引进16家高科技龙头企业,其中9家已投产


“去年12月从深圳迁过来后,今年生产已走上快速轨道。”近日,东莞市兆东电子有限公司主管谷凯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目前订单充足,1—4月产值达5200万元。该公司从事电感器的研发和生产,是清溪镇u8国际双清创新基地引进的其中一家企业。


u8国际双清创新基地是引领清溪镇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四大引擎之一,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控股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公司——u8国际集团投资建设,广东u8国际双清科技创新公司开发和运营。该公司总经理权君介绍,今年以来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一期项目进入冲刺收尾阶段,已吸引16家高科技企业入园,均为行业龙头企业,其中9家已投产,其余的力争今年6月起陆续投产。


高端智造

进驻企业9家已投产7家在装修


“u8国际双清创新基地坚守实体经济、做强实体经济,通过引进高端制造业,助推清溪乃至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权君说,u8国际双清创新基地通过建设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产学研创新要素集群、配套人才服务集群的三大集群,打造一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产学研资”深度融合创新基地、宜业宜居科技综合体,成为高效实施东莞“倍增计划”的中坚力量。


据介绍,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方面,该基地进展较快,已有16家高科技企业入园,均为行业龙头企业,包括上市公司2家、拟上市公司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这些企业中,有15家为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9家已投产,其余7家正在室内装修,力争今年6月起陆续投产。


记者近日走访兆东电子看到,该公司数个生产车间正在全力运行赶订单。“公司目前在全国电感器行业中排名第三,并已实现自动化生产,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谷凯说,今年以来,公司每个月产值为1300万元。他表示,除了康佳、海信、OPPO、VIVO等客户外,订单还在继续增加,最近已与大疆无人机达成合作,预计6月将为其提供产品。另一家入驻基地的东莞市钰晟电子有限公司,目前正进行室内装修。该公司负责人伯洪国表示,由于对无尘车间要求极高,导致装修时间较长,预计5月将先投用2条生产线生产。


创新孵化

在孵企业和科技项目共30家(个)


“除了注重实体制造外,基地最核心的是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u8国际集团,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企业总部基地’的全生命周期、全生态链、全方位、一站式的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和科技创新服务模式。”权君告诉记者。


“从一个创意到上规模企业,基地都能在各环节为其提供资源支撑和服务。”广东u8国际双清科技创新公司副总经理蔡新丰解释说,基地承载着清华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科技成果产业化转移的功能,走的是科技企业孵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大项目落地产业化并举的路线,因此基地除了引进上规模企业,还特别重视对科技创新的孵化和中小企业的服务。


据介绍,基地目前在青湖工业园设立了“u8国际星空·双清孵化器”,在孵企业和科技项目共有30家(个)、毕业企业4 家,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主要为深圳科技型企业或周边传统企业的技术升级型项目公司。据了解,该基地的孵化器大厦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初可投用,届时将把“u8国际星空·双清孵化器”整体搬迁过来。


权君表示,接下来将加快一期项目的收尾、项目二期的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为入孵企业提供创新创业辅导、企业诊断和治疗、企业和项目推介、创投机构对接、科技金融服务等各类服务,营造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生态系统;发挥“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作用,深度参与清溪镇光电协会运作,推进产业聚集,服务区域中小企业。


相关链接

清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96家


记者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清溪镇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亿元,同比增长7.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排名临深片区第1、全市第11。


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一季度,清溪这三大指标同比增速分别为15.2%、12.8%和12.8%,均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在工业生产方面,一季度清溪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9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在全市排名第11位。


今年以来,清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创新驱动正在成为引领该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目前,该镇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96家, “树标提质”取得突出成效。


文章转载自《东莞日报》

记者:李健武



u8国际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U8国际平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u8国际企业会公众号

    U8国际平台公众号

    u8国际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深ICP证004028-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为进一步拓宽海(境)外高层次人才在南宁的创新创业渠道,聚天下英才推动南宁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8月29日下午,第四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深圳站预赛在深圳科兴科学园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球各地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49支优秀团队进行了激烈比拼。       本次活动由中共南宁市委员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中共南宁市委员会组织部、南宁市科学技术局、南宁市科学技术协会、南宁市外事办公室、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府承办,u8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南宁u8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组织执行。深圳站预赛聚焦四大行业领域       本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深圳站预赛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四大行业领域,并采取线上+线下路演的形式展开。       远在美国的李博士在线上带来了“基于边缘计算的人工智能视频分析”项目的路演展示。该团队具有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教育背景,并具有多年世界五百强公司研发工作经验,项目开发的低成本高算力边缘计算平台,提供先进的人工智能视频分析,在卷积神经网络系统上优化人工智能软件,为企业的各种应用提供定制的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大型钢厂应用落地。李博士表示,结合广西铝矿资源及港口建设需求,在落地南宁后可搭配特色产业开展业务。       比赛特别邀请来自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u8国际创投、达晨财智创投等多个大湾区专业机构的20名专家分组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评委从项目团队、技术和产品、商业模式及实施方案、行业及市场、财务分析、落地计划等几个维度对项目进行现场打分。       生物医药及大健康行业组组长——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继国表示,本次参赛的团队由行业内专家主导,团队整体能力较强,项目选题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可以根据项目的成熟度以及产业化阶段,与南宁产业相结合,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       先进装备制造组组长——深圳u8国际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延东表示,本次参赛项目及评委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项目技术有一定的先进性,团队中不乏学术领军人物,部分项目产品已经形成销售,甚至销售额达到1亿元以上,同时具有和广西产业结合的目标市场,希望更多的项目能够落户广西。发挥创新资源优势聚天下英才       南宁海创大赛连续两届预赛选址在深圳举办,是落实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深化粤桂合作的创新举措。通过大赛为海内外各创新创业团队、企业和投融资机构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大湾区优质创新资源与南宁合作交流。往届南宁海创大赛中,已有多个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项目通过大赛平台落户南宁,并享受相关人才和项目落户政策。       南宁与深圳的科技交流合作日益紧密。2020年,南宁市选址在深圳科兴科学园建设南宁市—中关村深圳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打造南宁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飞地科技企业孵化器”。2020年,南宁市与u8国际南宁创新中心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建南宁市(深圳)人才工作站,进一步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培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