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三大银行推电商平台“出击”互联网金融 掀新一轮风潮

发布时间:2013-09-22 浏览次数:887 来源:

互联网 金融 越来越热,已然成为行业内一项重要的关注指标。从各家银行 的开展情况来看,国有大行在互联网 金融 上的策略正在稳步推进,电商平台成为大行的聚焦点。

  中行筹备“中银易商”

  “中国银行 正在筹备‘中银易商’,这将成为中行网络银行 的重要品牌。”中行副行长王永利在此前中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如是表示,他透露,今年内,中行还会陆续出台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其他措施。

  王永利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方面技术可替代性太强,若一旦旧技术被颠覆,投资便会受影响。此外,大部分的电商都以价格战为主,用让利模式来吸引客户,因此中行不会盲目进入市场,需要做好充分的研究和准备。王永利称,正在注册“中银易商”品牌,希望今年内能推出多种网络银行产品。

  从五大行上半年在电子银行的成绩来看,上半年,农业 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收入31.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80亿元,增幅22.9%;建设银行 电子银行业务收入28.07亿元,增幅24.70%。

  工、中、交三家银行没有披露电子银行业务收入数据,不过从交易额上来看,工行电子银行的交易额遥遥领先,上半年,工行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额突破180万亿元,同比增长12.9%,电子银行业务笔数占全行业务笔数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至77.3%;中行电子银行交易额50.86万亿元,同比增长24.47%,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77.22%;交行电子银行交易金额达35.90万亿元,交易笔数达7.49亿笔,电子银行分流率达到76.97%,较年初提高3.80个百分点。

  工行整合“三流”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工商银行 将于今年9月或10月推出电商平台,作为其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同时也是工行建设信息化银行的重要步骤。不过,在工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该行董事长姜建清并未正面回复电商平台推出的有关问题,他表示:“我们下一步有什么产品,到时候大家都会明白。”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阿里巴巴 创始人马云 曾如是阐述其进军互联网金融的雄心壮志。

  在姜建清看来,这一轮互联网金融浪潮是从银行客户的交易端、电子商务 端发起的,互联网通过电子商务 掌握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并欲以这些信息为基础向银行的融资端和支付端进军。对于银行来说,拥有大量的客户融资信息,包括存款信息、支付信息等,“但是我们发现,银行客户的资金流、物流 和信息流有时候被割裂了。”

  按照姜建清的设想,工行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把物流 、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整合,创造一种新的互联网金融,“银行是变化的行业,我们不会等待别人来变化我们。”

  建行已于去年6月推出了“善融商务”电商平台,被业内认为是进军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一步。截至今年6月末,“善融商务”注册会员数突破150万,交易额近百亿元,融资规模达到数十亿元。建行董事长王洪章似乎更看好银行发起的互联网金融举措,他在建行中期发布会上指出,国内的金融创新令人眼花缭乱,“银行做互联网金融,更强调风险管控和流程规范,在把银行和互联网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银行走得更踏实,做得更稳妥,发展也会更健康。”

  此外,农行和交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也有所推进。今年6月,农行成立“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实验室”,旨在探索与完善互联网金融创新机制,拓展农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交行有关负责人近日也表示,未来要靠电子网络打天下,提升电子渠道服务体验,加快移动金融产品创新,电子分流率要尽快提高。

u8国际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U8国际平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u8国际企业会公众号

    U8国际平台公众号

    u8国际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深ICP证004028-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普华永道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私募股权基金所投资的项目,通过并购交易退出的有51个,而通过IPO上市退出的仅有6个。由于大批私募基金即将到期,基金所投资的项目必须通过上市或并购退出。退出渠道受阻,已成为私募股权行业最大的挑战。   普华永道企业购并私募基金主管合伙人刘晏来分析说,从国内风投行业的发展情况看,美元私募股权基金大发展是在2005年至2008年,其投资管理期在8到10年;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大发展是在2008年至2010年,其投资期在5到8年。照此计算,从2013年起,私募股权基金将陆续“到期”,需要按期兑付本金及收益,也就面临项目退出的问题。“然而,A股IPO通道关闭,海外上市之路也坎坷难行,加上中国并购市场持续低迷,私募股权基金需退出的项目大量积压。”刘晏来说。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从2006年到2013年上半年的7.5年间,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共投资14244起,退出2409笔,共有11835起投资尚未退出。尤其是近两年大批基金存续期已到,然而存量投资项目数与已退出项目数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平均起来风投行业每年只有近两成的投资项目能够实现退出,未来还需要很多年才能退出全部企业。   清科研究中心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面对巨大的退出压力,一方面,大量投资但尚未退出的项目需要机构提供帮助,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增值,从而“卖个好价钱”;另一方面,从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机构的项目偏好看,它们对互联网行业的投资覆盖率较高。因此,在项目退出的压力下,投资机构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并购的重要推手。   “可以预期,近期境内战略投资者的并购交易活动将逐渐活跃,中国多个行业将出现整合趋势;那些表现不佳的企业将无法进行债券融资或贷款展期,债务重组机会将为国内产能过剩行业提供挤泡沫的机会。明年这两大趋势可能表现更为显著。”普华永道中国咨询服务合伙人李明说。与此同时,私募股权基金也迎来了整合趋势,持有优质项目的优质基金将得以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