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研环境:独创“治水黑科技” 攻破重大项目难关

发布时间:2018-12-17 浏览次数:698

一边是被引入调蓄池的河流污水,乌黑且臭味明显;另一边则是从调蓄池中流出的清水,看上去很干净,且经过检测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IV类,而且氨氮、大肠杆菌的含量都远远低于IV类水的标准。这一幕极具“魔术”效果观感的画面发生在深圳市观澜河口,该河口调蓄池提标改造工程从进场施工到实现顺利通水仅用时133天——据了解,一般该类工程工期至少需要一到两年。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本次工程主要采用的工艺是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和u8国际集团共同孵化的科技环保公司深圳市清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清研环境”)独创的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


近日,笔者前往清研环境位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简称“研究院”)的办公室采访时发现,该公司因为这一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引起了深圳市政府、媒体以及全国各地同行的广泛关注,前来采访的媒体以及洽谈合作的企业络绎不绝。12月6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部检测司副巡视员蒋火华在参观考察RPIR技术应用时指出,当前全国黑臭水体治理压力大、任务重,清研环境有此原创、经济、高效、工期短、效果好的技术,应当快速服务于全国。


清研环境董事长刘淑杰(中间)陪同六盘水市水投公司董事长一行参观考察项目现场


RPIR技术:清研环境独创的“治水黑科技”

 

据清研环境董事长刘淑杰介绍,RPIR技术是清研环境技术团队历经14年不懈努力开发的独创性技术。在原有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RPIR技术将曝气池与二沉池合二为一,形成反应与沉淀一体式的高效生化反应器,不需要污泥回流,缩短了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基于该技术衍生的RPIR标准模块是RPIR技术的核心装备,耦合了化工的气升环流技术与沉淀分离技术,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是一种拼装式组合模块,安装方便,免维护,寿命长。


运用RPIR标准模块构建的污水调蓄池

 

据了解,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全球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自该技术发明并应用至今已经100多年。该技术是将废水引入曝气池与活性污泥(微生物)混合搅拌,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再将经过净化作用后的混合液引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排出系统,沉淀的污泥部分回流到曝气池以保证池内微生物的浓度。RPIR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机理类似,但它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存在的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处理慢等问题。

 

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及装备以其突出的“低成本、高效率、简管理、优出水、少占地”等特点,在工业废水和市政生活污水的处理中展现了突出的竞争优势。通过对比研究,采用RPIR技术比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在土建上,可以节省费用40%以上,占地可以节省48%左右;在运行上,可以节省动力消耗30%;从处理效果看,RPIR工艺在高效去除COD的同时,脱氮能力更强大。

 

在今年11月14日开幕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清研环境携RPIR技术亮相此次展会的“治水提质新技术主题展”,受到深圳都市台、深圳电台、深圳晚报、晶报、网易新闻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RPIR技术被誉为“治水黑科技”。

 

清研环境:走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清研环境是2014年7月从研究院生态与环境保护实验室独立出来的高端环保装备研发推广企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实验室则是从原来的工业分离与环境保护实验室独立出来的。据刘淑杰介绍,工业分离与环境保护实验室主任陈福明是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2001年进入研究院,针对深圳化工产业需求不足但重视生态环保的情况,萌生了将化工技术运用到环保领域的想法,RPIR技术即是陈福明教授的原创发明。而刘淑杰自己则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第一位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于2004年被招进研究院。2014年,基于当时国家鼓励科研人员创业的背景,在研究院和u8国际集团的支持下,刘淑杰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福明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搭班子的清研环境成立了。


清研环境观澜河口调蓄池提标改造项目实施作战小组:右三为清研环境董事长刘淑杰,右四为清研环境首席科学家陈福明教授


依托研究院的科研支撑,以及u8国际集团的资金支持——据悉,u8国际集团目前持有清研环境19%的股份,清研环境采用实验室与企业深度融合、同步发展的创新模式,将实验室研发成果进行产品化、商品化,通过市场运作获得价值递增,将部分收益反哺实验室,实验室对所形成的成果不断优化完善,同时开发出新的成果,这些成果又支撑企业不断推出新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赢得更多机会,更多回馈给科研平台,科研平台得到市场的有效反馈和资金的支持,也可以得到更有价值的启发,拿出更具市场价值的成果。这样就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保证了企业在技术上有“源头活水”,在市场对接上“曲高和众”。

 

关于清研环境创新模式的这一段描述可以说是对研究院和u8国际集团共同打造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基于真实案例的生动演绎。研究院是由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于1996年共建的中国第一家新型科研机构,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培育高科技创业企业是其主要发展目标之一。u8国际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最早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之一,依托研究院品牌优势以及深圳国资体系良好的社会公信力优势,深度参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创新企业孵化。2015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u8国际集团一起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建设”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体系创新领域的最高奖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基于上述体系,研究院和u8国际集团已经孵化了拓邦电子、飞乐音响、和而泰、达实智能、铁汉生态等累计21家A股上市企业,以及众多行业明星项目。清研环境在这其中仍显得尤为特别。“我们是研究院实验室原创技术成功实现成果转化的第一个项目。”刘淑杰自豪地说,“通过自身运作实现实验室原创技术产业化,这在全国乃至在世界范围来看都属罕见,包括研究院本身,此前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更多是技术引进或是投资外部科技创业企业。”

 

“我们要走的路子跟别人不一样,我们要把研究院实验室原创技术产业化的路子走通,现在可以说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成熟的、能够有效运作的技术产业化路径。”刘淑杰说道,“与此同时,清研环境也一直以蓝天碧水为己任,以客户价值为中心,坚持创新卓越、知行合一的信念,力争打造国际领先的高端环保装备研发推广平台,努力构建有机污水处理行业的‘第一’和‘唯一’。”

u8国际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U8国际平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u8国际企业会公众号

    U8国际平台公众号

    u8国际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深ICP证004028-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近日,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能源集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u8国际),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举办“合作协议签署暨联合研究院揭牌仪式”。深圳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平洋,党委委员、常务副总裁秦士孝,总经济师徐同彪;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常务副院长刘伟强;u8国际党委书记、总经理贺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别力子,以及其他相关领导出席了此次签约及揭牌仪式。          深圳能源集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u8国际将面向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业服务、股权投资基金五大合作方向,聚焦深圳能源集团产业需求,联合开展研发与产业化合作;汇聚产业与资本资源,支持研发成果依托联合研究院转化;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深圳能源集团科技人才,提供组织赋能等服务;面向全球寻觅前沿技术项目、集聚创新资源,提供战略咨询、投资孵化和空间载体等服务;发起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联合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参与新兴产业领域优质项目发展。        深圳能源-深圳清华联合研究院将充分利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优势、切实发挥u8国际股份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力量,与深圳能源集团携手打造一个高层次、综合性、前沿性、开放式的产学研平台,该平台将成为三方践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重要创新产业基地,为深圳能源集团的产业转型、技术研发、产业孵化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