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自贸区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落地 改革重点非税收优惠

发布时间:2013-11-04 浏览次数:836 来源:

       备受关注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口税收政策落地。
  财政部网站昨日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相关政策,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上海自贸区四项进口税收政策。
  方案指出,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对自贸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予以免税,但生活性服务业等企业进口的货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定明确不予免税的货物除外。
  不过,财税方面学者均认为,这一税收优惠政策力度不大,未来创新空间才更重要。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在昨日天和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之财税体制改革”论坛上指出,有多大财税政策优惠并非设立自贸区的初衷,创新本身就是红利。
  学者认为,可以在自贸区有更多大胆尝试,令其成为税收政策方面的“探路者 ”,并给予其他地区借鉴意义。
  改革重点不在税收优惠
  财政部等三部门昨日公布的上海自贸区进口税收政策,再对比此前已经出台的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其他自贸区税收政策,并无更大的吸引力。
  不过诸多税收专家认为,上海从一开始就表示不要优惠,而要求更多创新空间,反而更“牛”,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可操作空间,甚至试点空间。
  “从最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中针对飞机租赁的规定来看,未来的税收政策可能是针对高端服务业,甚至可能针对某种产品,会有一些优惠政策。”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表示,这也可能是一种税收政策的方向。
  中央财经大学税收教育研究所所长贾绍华认为,上海自贸区改革的重点并不在税收政策上,对企业的吸引力也不在此,未来上海自贸区还是会有一些财税优惠政策安排,但关键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如何从税收制度、管理机制方面有所创新,大胆突破现有制度和机制的缺陷。
  “不能忽视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拓宽外商金融 开放政策投资范围、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离岸金融 等金融开放政策措施下,避免出现税收流失问题,税率制定方面有待讨论;二是在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上海自贸区在促进国际贸易方面,除了关税政策之外,国家是否有必要给予国内企业其他方面的税收减免政策。”贾绍华说。
  刘剑文认为,上海自贸区在税收政策方面可以更大胆,诸多国内尚未开征或者正在改革中的税种可以在自贸区有更大胆的尝试。“是否可以在自贸区进行全行业‘营改增’?还没开征但很重要的环境税是否可以先行尝试?税收征管中的两个‘前置’问题,是否可以在自贸区先试点?”
  此外,刘剑文指出,税收政策还涉及统一性问题,有些不能够随便打破,尤其在所得税方面。针对目前有区域突破了15%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的适用范围,刘剑文认为此举不妥,这将破坏所得税政策的统一性。
  目前,上海自贸区并未出台企业按15%的税率缴纳所得税的政策,贾绍华认为,这主要是担心可能形成税收洼地效应,因为上海自贸区面向各省市自治区,更面向世界,这与自贸区的定位相关。
  税收环境更重要
  对于企业来说,税收优惠政策也许远不及良好的税收环境更有吸引力。部分地方政府借助高额税收返还等税收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却在后期无法兑现承诺,甚至长期利用税收督察干扰企业经营,令企业痛苦不已的案例在全国并不少见。
  “很多边远地区税收优惠力度很大,税收返还很厉害,但企业还是不敢去,这是对地方政府不信任,地方政府和税务机关的乱查会让企业欲哭无泪。企业更愿意选择有安全感、税收环境好的地方,有多少税收优惠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贾绍华说。
  此外,学者还建议建立电子税务信息共享系统,创造更为简洁高效的税制环境;优化政府职能,实行财税管理一体化机制。
  贾绍华表示,上海是20年来唯一没有真正实现国地税分家的地区之一,又是“营改增”试点地区,他认为上海应该坚持国地税合并,特别是职能上的合并,主要应该体现三点,一是建立一个办税服务厅,优化流程,二是建立统一的纳税服务平台,三是打破国地税的体制,实现税务人才的自由流动。
  “零纠纷”考核需变革
  税务机关上级对下级的考核中采取“税务零纠纷”被认为非常不妥,在自贸试验区内尤其要改变。
  刘剑文表示:“零纠纷是很害人的,地方税务案件越多越是好事,需要通过法制的方法去化解,‘零纠纷’是一种维稳的思维,上级考核下级更不能以此为标准。我们有时要通过个案提高税法的遵从度。”
  “自贸区具有试验窗口的角色,其他地方有效仿意义,在管理上更应依靠法制化的管理,而非行政化管理。”
  此外,贾绍华还认为,高度开放的上海自贸区将来要面对国际税收问题,大多数都会是疑难杂症,还可能牵扯到国际税权,应该设置税务法庭,甚至税务法院。
  “税务法院是税法独立性的一个标志,有独立的法院才能推动税收的研究。税务法院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有成功案例。建立税务法院,与此相适应的是重视税收律师队伍建设,在自贸区形成以税务律师、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三位一体的税务中介服务环境。高度开放的上海自贸区,面对的是国际,没有税务法院,解决这些问题是有难度的。”贾绍华说。

u8国际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U8国际平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u8国际企业会公众号

    U8国际平台公众号

    u8国际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深ICP证004028-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7月26日,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北园区党建物业联盟成立仪式暨南山区园区企业服务站授牌活动在u8国际(深圳)清华信息港(简称“清华信息港”)举行。清华信息港成为高新北园区党建物业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并获授“南山区园区企业服务站”。        此次活动由南山区委组织部(区两新组织党工委)指导,高新区党委、南山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办,高新北区党委承办,西丽街道党工委协办,清华信息港联合协办。        据了解,高新北园区党建物业联盟的成立旨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党建+企服”互促共融机制,聚合政府资源,为企业提供贴身、靠前、精准服务,增强园区发展动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园区治理格局,实现党建引领下园区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首批成员单位包括清华信息港等15个影响力大、产业定位清晰、产业业态水平高的园区。成立仪式上,南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马明为15家成员单位授牌。         活动现场,南山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还在高新区新设立一批园区企业服务站,清华信息港名列其中。作为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南山区园区企业服务站叠加了凝聚政府资源、优化企业服务、激活发展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是园区党建物业联盟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撑,可以更好地将政策、资源输送到园区,更好地倾听企业诉求。高新区党委书记、南山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炳炎为清华信息港等8个园区企业服务站授牌。   清华信息港总经理张薇作为南山区园区企业服务站单位代表发言。她表示,园区企业服务站的设立,不仅拓宽了政企沟通渠道,还搭建了企业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平台,促成物管企业优势互补和资源盘活。依托清华信息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园区企业服务站将为创业企业持续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助力科技企业创业创新,引导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