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03地块外墙裂缝、渗漏及涂料维修工程委外信息公示-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招采公告

丹阳03地块外墙裂缝、渗漏及涂料维修工程委外信息公示

发布时间:2025-03-19 浏览次数:350

一、项目名称:

丹阳 03地块外墙裂缝、渗漏及涂料维修工程委外服务。

二、项目概况:

u8国际(丹阳)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江苏省丹阳市高新区核心区域,是丹阳市政府、丹阳高新区及u8国际联合打造的科技产业园区,作为u8国际布局在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产业创新基地,园区按市场化运作方式,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新能源为三大产业为主导,整体规划用地 1300亩,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启动区A01/A03地块已于2021年7月开工建设,2022年12月完成载体交付。

本项目 A03地块自交付以来,受自然环境、房屋基础结构、施工质量等因素影响,部分外墙墙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墙体开裂、雨水浸润现象,导致外墙保温层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空鼓、开裂、保温层脱落,整体墙面形成较大色差,墙裂纹和破损也严重人体感观,对客户参观使用和园区建筑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三、招标范围:

u8国际(丹阳)智能制造产业园 A03地块1-10栋单体外墙裂缝、渗漏及涂料工程维修。具体内容以招标文件为准。

四、报价方式:

按总价包干,项目分项计价。包干价已包含但不限于完成工作的人工费、包材料、包机械设备、包工期、包质量、包安全文明施工与扬尘防治措施、包环境保护措施与绿色施工、包保险、包验收通过、包工程成品损坏后的恢复、包工程交付前的清洁工作、包保修,管理费、利润、税金、验收合格、包装费、材料出厂检测费、风险费以及政策性文件规定费用等所发生的一切费用。除本合同另有约定外,合同价格不予调整。

五、合同期:

90日历日。

六、投标报名条件:

1.有固定办公场所,具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资格,持有有效的企业营业执照;

2.具有建筑总承包、建筑装饰装修贰级及以上资质,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人员须具有高空作业证,资质证书处于有效期内;

3.无不良信誉,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履行合同的能力;

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中标后不允许分包;

5.投标人需对提交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严禁弄虚作假,否则招标人有权取消其投标资格以及后续的中标资格,并投标人将承担相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规定的法律责任和违约责任。

七.提交材料:

序号

资料

提交要求

1

目录

按以下顺序放置在同一个 PDF文件中。

2

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加盖公章扫描件。

3

资质文件

公司 资质证书并加盖公章扫描件。

4

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及授权委托书

加盖公章扫描件。

5

被授权人

身份证复印件、联系电话及邮箱 加盖公章扫描件。

6

拟派施工人员

高空作业证加盖公章扫描件。

备注:

1、报名单位需对上述提交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严禁弄虚作假,否则我司有权取消其后续的投标报名资格并投标人将承担相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规定的法律责任和违约责任。

2、以上材料均为电子版盖公章扫描,按上述顺序放置在一个PDF文件中,原件备查。扫描件必须清晰,可辨识,否则招标人可拒绝其投标报名。

八、报名时间和联系方式:

请于 2025年3月26日17:00之前将规定资料发送至

1.邮箱:lihewuye@ycrlzy.com,并电话知会。

2.联系人:陈御苑;联系电话:0755-26915063


u8国际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U8国际平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u8国际企业会公众号

    U8国际平台公众号

    u8国际公众号

    版权所有© 深圳市u8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深ICP证004028-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4173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私募大佬单伟建的太盟集团2.5亿美元入主陕西必康制药的余音还没有散去,3月19日,另一家医疗健康领域的企业——长沙三诺生物传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诺生物”)又成功实现了在创业板的上市募资,而在三诺生物成功上市的背后,同样隐现着长沙科投以及长沙益和两家私募投资的身影。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70%以上的已上市医药企业得到过VC/PE直接或间接的支持。而事实上,这一比例可能还要高的多,私募正在逐渐成为国内医疗健康领域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和重要的参与者。 医药私募崛起        3月8日,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雅生物”)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发行价25元,对应市盈率为31.25倍。与其它上市的医药企业不同,博雅生物的大股东是一家私募投资公司。据该公司招股说明书的资料显示:高特佳集团通过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融华投资有限公司以及高特佳汇富投资合伙三家机构总共持有博雅生物上市前61.7%的股权。       事实上,博雅生物只是私募投资基金入主医药企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医药健康产业投资机会的显现,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以私募基金的形式进入这一领域。        2月中旬,北京惠旭金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惠旭财富医疗卫生基金募集成功,首期募集20亿元人民币。3月,中山富汇股权投资基金成立,该基金总规模4亿元,主要负责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进行投资。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2月份,中外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新募集基金数共计11支,其中,人民币基金共计9支,募集资金为28.63亿美元,而以医疗健康产业为主要投向的基金便有2支,总募集资金金额超过3.38亿美元。显然,外部资金向医疗健康行业的流动正在加速。        除了纯粹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青睐医药产业外,一些医药企业也按捺不住利润诱惑,开始涉足医药投资领域。        据初略统计,近两年,先是国外制药巨头礼来公司在上海设立了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斥资数亿美元投资中国处于研发期和成长期的医药、医疗器械、诊断、医疗服务公司。随后国内大型的医药企业也纷纷跟进,成立属于自己的医药投资基金。据悉,目前天津的天士力集团已成立了华金国际医药医疗基金,主要负责对国内的医药产业进行投资,该基金的管理规模设为50亿元人民币。2012年2月1日,广药集团旗下广州医药研究总院启动了“大南药”创新基金,首期投入1亿元人民币,用以推进广药集团大项目、大品种的研发。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针对国内医药健康产业中涉及研发、制造、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私募基金已经基本布局完毕,医药私募正在崛起。 竞争加剧        2月27日,陕西必康制药对外宣布,太盟投资集团(PAG)已于日前完成对必康制药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必康控股”)总计2.5亿美元(约16亿人民币)的投资,从而成为必康制药最大的投资人,业内人士称,这有望成为2012年最大的一宗医药投资案。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2月份,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29起,其中披露金额的25起投资案例,涉及金额约6.05亿美元,平均每起案例涉资约2419.00万美元。从行业来看,互联网行业共有9起投资事件,排在榜首,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发生4起,排在第二位。从平均投资金额来看,由于太盟投资集团完成对必康制药总计2.5亿美元的投资,这使得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平均涉资6871.00万美元,处于领先位置。         在太盟投资高筹码入主必康制药的背后,实际上隐现着目前国内医药私募领域对投资标的疯狂追逐。据悉,此前必康制药曾先后得到光大控股、建银国际、红杉资本、新加坡大华、美国SIG等国际资本的投资,累计金额达1.4亿美元。        作为拟上市的潜在资源,私募对于非上市医药公司的争夺正在加剧。2012年3月1日向美国证交会提交上市申请的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便曾在2008年引发国内两大私募巨头凯雷亚洲与红杉中国对簿公堂,凯雷亚洲一度在香港高院向红杉中国基金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索赔2062亿美元。而在医药投资领域颇有建树的九鼎投资,因其“夺标”手法凶悍,更是被打上了PE公敌的标签。         与医药私募领域竞争激烈如影随行的,便是目前医药标的投资的PE值被越捧越高。        “目前二是市场上的医药股平均是20多倍的PE,而在私募领域至少是这个值的1.5倍”一位私募界人士表示。         医药私募领域的高PE也引起了一些业内人士的担忧。“一个好的行业,它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投资,一个好的公司也不一定是一个好的股票。关键是你以什么价格进入。”对此,摩根大通龚方雄曾警告说。 医疗服务受青睐         当然,并不是所以的医药企业都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私募投资逐渐成为明日黄花之后,与医疗服务相关的企业正在成为私募们的新宠。         近日,由IDG和Accel Partners共同发起成立的IDG-Accell以700万美元收购爱威白亚洲(Glam Smile Asia)共计31.4%股权。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国内的医疗服务领域共有24家企业获得融资,累计金额超过14.81亿元,其中爱尔眼科、迪安诊断已登陆创业板,金卫医疗已登陆港股市场。受到新医改以及老龄化社会下医疗服务需求加大的影响,国内私募界对医疗服务领域的投资热度不减。         据莫尼塔投资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医疗服务通常占卫生总费用的绝大部分。美国超过2.3万亿美元的卫生费用中,仅医院服务产业便超过7000亿美元,占比为32.9%,医生服务和家庭医疗服务则分别占比22.7%和3%。相比之下,国内专科和高端医疗服务领域所占的比重还很小。         有投资界人士认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启动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将带来产业革命性的变革,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的天花板正逐步打开,口腔专科、眼科专科、妇产科、儿科等专科医疗值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